•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贝壳网 > 资讯 > > 正文

陈维贤:呼唤赋能新教学、助力新发展的新教研
时间:2023-02-17 09:13:30-3311

(来源:《中国教师》杂志2023年第2期)新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需要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型、专业能力的提升,这都离不开新教研的引领、支撑和推动。现有教研模式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转型,转型重点在于:创新机制,多方助力教研,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创新思路,开展解决问题、赋能教学的系列化深度主题教研;创新形式,打造教师积极参与、研教一体化的个性化新教研;创新平台,形成经过实践检验的共享教研成果资源库。

“新课程”及“双减”背景下,教研如何为不断变化的教学实践服务,为中小学减负提质服务,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无疑是当下重要的课题。面对急遽的教育变革、纷杂的教育理念、良莠不齐的线上案例等挑战,教师需要真正有效的新教研来应对和助力。现有的教研体制、教研文化、教研方式等面临挑战,唯有守正出新,不断改革、优化或转型,才能满足一线教师的现实需要。

一、新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背景下,教师呼唤新教研

新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需要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型、专业能力的提升,这都离不开高质量新教研的引领、支撑和推动。

无论是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颁布,还是2017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和统编教材的实施,这些变革都为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作业设计、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等带来新挑战。大家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对教材与时俱进变化的理解,更大的问题是,无论是国家级网络培训还是各地教研部门的培训,都停留在理念更新和教学思路层面,很少有针对不同情境的不同课堂案例。学校教研组教研往往难以应对这种变化,迫切需要破解拿新书上老课、拿到新书一脸茫然的问题。大家觉得有些教研培训要么是“空对空”,要么就是旧酒包上新课程的外衣。相当一部分教师陷入焦虑之中,其整体焦虑指向理想的新课标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矛盾冲突问题。例如,教材的学期教学布局中,内容量大与课时少的问题如何有效解决;如何对新教材常见的误操作进行梳理及正确示例,解决新教材老操作问题;教考结合怎么落地,怎么实施;语文教学中生拉硬拽的大单元大整合设计如何破解,无意义或虚假的情境设计活动怎么改变;整本书阅读的策划与课型课例如何研制,等等。一线教师需要经过实践验证的典型课例,有引领作用又能够在实践中操作并真正能提高学生素养的课例,而不是期刊中的“人造课例”“模型课例”。最急需的是来自教学实践的各种课型案例,而不是给个方向让一线教师去探讨。

教学评价越来越重要,教学评一体化以及考试改革带来许多新挑战、新问题。如高考的教考衔接具体怎样实现,教考结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落实,教学过程性评价怎样与教学有机融合又不影响教学进度,不同学科、不同单元内容如何进行过程性评价,等等。

教师看到的课题研究和相关文章大多比较空洞,教师最希望看到的是一节节落实了这些思想理念、可以借鉴或推广的课。教师不仅需要懂得“为什么”,还要理解“怎么做”;需要的不是单纯的方向性指导,而是针对不同学情不同策略的指导、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案例的指导。

所谓新教研,绝不是单纯追求新形式的教研,而是能帮助教师应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教研,是切实指导教师既能解决当下问题、又能应对未来发展的教研。

二、现有教研模式面临的挑战

现有教研体系一般由多个方面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和学校组织的教研,这两方面教研都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也都需要优化或转型。

学校教研大多采取学习新课程理论、听课评课或研讨等方式。学习新课程理论一般就是请专家讲授、解读,教研组组织学习、讨论。教研组内的教师或轮流或被指定开设公开课,大家一起听课、评课。有些学校备课组内能做到资源共享,有些学校还能做到不同年级备课组之间资源共享。还有很多学校的教研活动局限于每学期上公开课、示范课或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有的流于形式,有的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对教学真正深入的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作用不大。

而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不同地域差别较大。有的市或县(区)教研部门每学期组织一两次区域教研活动,大多针对当下热点主题,谈不上体系化;有的地区每一两周组织一次教研活动,按照教学进度分年级组织,相对比较有体系、有针对性。此外,还有每位教师都必须参加的继续教育课程,这是一种特殊的教研。

现有的教研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教师的教研需求,体现如下。

1.形式化、空洞化的日常教研

由学校教研组组织的每周或每两周一次的教研原本应该是最接地气、最有实践意义、最能解决问题的教研,但由于教研组长的水平、态度以及管理体制等原因,导致普遍出现为教研而教研的现象。就目前了解的情况,基础较差的学校中,语文教研大多是就各篇文章的教学内容准备材料,对整个单元或多篇文章整合设计的相对较少,对整本书或者整个高中教材统筹考虑教学的比较少,教学的系统性和统筹安排较差,所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由于整体安排和筹划需要大量的时间,也需要对三年教材非常熟悉,所以做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中即使有这样的想法,也难以付诸具体行动。而基础较好的学校,个别优秀教师开展单元整合教学,或自主开发专题教学,诸如“《呐喊》中女性形象研究”“《诗经》婚恋诗歌专题研究”等,但这些做法年轻教师难以效仿。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日常教研就是完成任务式的听评课,由于教师所选择的往往是自己所擅长或熟悉的内容,导致教研内容集中在某些课型、内容上,教研没有系统性。备课组的教研大多是教学资料的交流,对教学策略的研讨高度不够。

2.缺乏针对性、难以真正解决问题的区域教研或联合教研

教育部门组织的区域教研往往不能针对不同的学情。有的教研部门每个年级均有教研员,教研员水平较高,有一线教学经验,尚能组织依托教材体系的教研活动。有的教研部门缺乏教研员或者教研员专业水准不高,教研往往流于形式;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中通识性课程居多,针对性课程很少,但教师迫于学分不得不参与。

教师申报的各级课题研究,普遍存在学院化、重开题结题轻研究过程等问题,对促进教学作用不是很大。行动研究、问题研究、微专题研究较少。

实事求是地说,教师不是不喜欢教研,不是不喜欢培训,而是不喜欢获得感较低的、空讲理论、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教研和培训。如果我们的教研,针对不同学情、不同教师、不同内容,通过研讨能提供不同操作策略和相关研讨成果,如果每次教研都是微专题教研,“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教师一定会非常欢迎。

三、新时代教研如何自我升级或转型

能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具体问题,能推动工作有效开展,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实际作用的教研才是教师欢迎的科研。毫无疑问,新时代教研理应立足一线教师需要,站在时代发展前沿,坚持问题导向,深度化、精细化、针对性开展,有效帮助教师应对挑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总的看来,教研理念、教研制度、教研文化、教研形式、教研资源整合等方方面面都有变革、优化的空间。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或者说最需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机制,多方助力教研,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以制度设计保障教研时间集中、固定。无论是学校教研还是区县教研,每周都固定在同一个半天,这样既避免随意占用教师时间,打乱教师的安排,又便于开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深度教研活动。过去“听一节课,大家讨论交流”的教研,时间相对比较灵活。而深度教研可能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半天或三个课时最为恰当。

以科学的评价机制为引力,促进教师教研的积极性、参与度、实效性。一般来说,教师管理尽量避免硬管理,应多采取巧引导、巧激发的方式。学校评价要能发挥促进教师教研积极性的功能,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促进教师进行自发性、自主式教研和随时发生在活动现场的微教研。以有针对性、有价值、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研吸引教师参与教研,以深度“参与式教研”取代流于形式的“留痕教研”,变“要你研”为“我要研、我要参与研”。如果教研能帮助教师每学期都能获得某一方面的突破,如教学设计、论文撰写、课型开发或问题解决,教师一定会享受到教研的美好。

教研部门与学校应以强大的助力系统为教师参与教研提供推力,帮助教师解决教研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提供资源保障,为教师自主实验研究提供空间。以教研帮助教师专业发展,引导教师做好教研规划与自我发展规划,培养自我规划能力。

2.创新思路,开展解决问题、赋能教学的系列化深度主题教研

无论是学校教研组、备课组还是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无论是继续教育课程还是日常观课、评课,无论是集中教研还是分散教研,教师都希望教研有深度,理论有高度,以接地气的实践课例为支撑;教研课例极其丰富,又能适应不同学情、校情;教研主题有针对性、体系性,真正解决教学问题、困惑,一个周期下来能基本涵盖教材体系,形成具有学科共性和个性的教学案例。不同教研系统各有侧重,共同构成系列化的深度教研主题,避免重复化、浅表化,最好能做到全年体系化、每月重点化、每次可操作化。

具体开展时,首先是梳理教学教研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单元教学、专题教学理念下,一节课已经难以展示整个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了,听评课方式就要优化和改进,那么可采取集中教研方式开展单元课堂观察和研讨,这可能需要学校教研方式的变革;又如,教、学、评一体化实施要求日常教学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学期末市区评价之间的协调,这更是需要多方位发力。其次要以问题为引导,设计系列化的教研主题来解决真实问题。每学年、每学期、每个月教研主题要有侧重,教研活动有深度,结果要形成操作策略。

3.创新形式,打造教师积极参与、研教一体化的个性化新教研

转变教研观念,提升教研意识,满足教师需要,解决教学和教师发展问题,最大程度提高参与度和获得感的教研,才是研教一体化的个性化新教研。如专家讲座或优秀教师解读课标式的理论学习可以转型为工作坊形式,让理论和实践结合,课例和理论结合,专家和教师共同探讨。

校本研修最大的优势就在基于校情。而现行教研模式对学情和考情的研究不够深入,应在精细化研究方面下功夫,特别是学情研究,开展基于学情、教情、考情等并能解决相关方面问题的教研活动。有些优秀的案例为什么会水土不服?就是因为学情不同。比如,作业设计除了站在全面育人的高度来构思,各学科教师的联合教研将成为“双减”下的常态:如何基于校情、学情来有效开展,如何设置情境,如何基于学情寻找“学科+”作业的融合点。

研教一体化的个性化新教研需要“内外结合”。以看得见的教研成果激发教师教研的积极性,以研有提高的获得感促进教研深入,以外在的形式引领教师参与并反思。如果通过教研活动还能够形成完整系统的教学方案、PPT、音视频资源,教师的参与度会更高,投入度会更深。

符合实际、切中关键的教研往往是最实用化、获得感最大化的教研。教研活动要注重教师能力的提升。以语文学科为例,教研应当提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含作业和板书设计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育技术能力,使之获得教育学、心理学和本学科前沿知识。

4.创新平台,形成经过实践检验的共享教研成果资源库

新教研需要“新平台”。当下相当一部分教研平台,是要求教师留痕的形式主义平台,如要看多少分钟视频,要上传多少材料,要互动发言多少字,要写多少反思······不求实际,只求参与,反而消解了教师原本自发的教研积极性。新教研平台更应该追求的是:通过教研活动,形成了多少各种类型的教学设计案例、多少课堂视频、多少课件资料、多少精品素材等。少点形式要求,多点实事求是。软平台建设同等重要,即搭建教师成长发展的各种平台,为教师成长发展提供机会,让教师在实践活动中研究,在有意义的实践探索中发展,在各种情境中历练。要将眼前解决问题的“有用”和长远奠基的“无用”结合起来,有规划地为教师教研科学、持续助力,为随时发生在活动现场的“微教研”搭建宣传、展示、推介、深化的平台。

当然,新教研还需要建设指向问题解决、民主和谐的新教研文化。教研文化形成的关键在于教研员和教研组长。教师心中理想的教研员,应该是由一线优秀教师成长起来的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师德高尚的专家;教师心中理想的教研组长,不是机械传达理念、指令的传令员,而是教师中真正的首席专家。在听课、观课、评课讨论中,形成“针对问题说策略”的氛围,而不是说些正确的废话,或一片赞美或极端化的否定。学科组应该建设成共生型教研团队,形成自由民主、求真务实、和谐、参与度高、思维碰撞强、基于实际解决问题的教研文化。

一线教师迫切需要完善的教研体系、务实的教研文化、体系化的教研设计、针对性的教研实践、融理论于课例之中的教研指导、基于不同学情的教学设计、经过实践验证的拿来或稍加改造即可上手的优秀典型课例。理论学习或理性启发的教研必须与实践中的优秀案例共同呈现。一个学期或学年下来,能形成体系化、针对性的备课资料,尤其每一单元的各种优秀教学案例。这样的教研可能才是一线教师所欢迎的新教研。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34号     Copyright 2017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湘ICP备150037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