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贝壳网 > 资讯 > 中考聚焦 > 正文

“高考2018·赢在冲刺”澧县一中语文高三教师涂双燕谈备考
时间:2018-05-04 09:08:48-764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30日 08:18 作者:陆阳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编者按:2018年高考近在咫尺,正是厉兵秣马时。在冲刺高考的关键时间,湖南教育新闻网特策划“高考2018·赢在冲刺”名师谈备考报道活动。将邀请省内教育教研名师、执教高三多年的一线教育“大咖”等权威解读。今天,邀请的是澧县一中的涂双燕老师。

涂双燕,女,湖南省澧县第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担任高三语文教学工作。

  澧县一中涂双燕

  卓别林曾说:“时间是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在离高考不足50天之际,目睹学生厉兵秣马、奋勇争先的学习劲头,我不禁感叹,学生才是伟大的作者,用努力的汗水谱写美好的前程。作为高三的老师,在学生奋然前行的征程中,我们也在尽最大的努力把学生推向高分的快车道,让他们收获一个光明的未来。

  一.2018高考考试大纲最新解读

  新考纲与2017年相比只字未变。不变恰恰就是新考纲中传递出来的重要信息,正说明2017年的调整是成功的,是拟卷者、命题者的一种自我认可。因此,我们要重点关注2018年或者说是17、18两年对比之前考纲的调整并固化下来的点在哪里,这将会是备考的重要指引!同时我们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方面与2016、2017年的区别看到了2018年高考语文试卷的走向及细微的变化,这些小处的调整和突破,应该是2018高考最值得期待的地方。

  尽管考纲没有变化,但试卷内容及思想的指引不容忽视。2018年3月3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党委书记刘桔,发表署名文章《牢记立德树人使命 写好教育考试奋进之笔》,就教育考试工作发表了重要意见。文章指出高考的命题要求是“强化能力立意与素养导向,助力推动中学素质教育”,所以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成为备考的重中之重。

  面对目前高考语文阅读量大、书写量大的特点,要求学生在阅读广度、数量、速度上要下大功夫。只有全面培养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品质,才能笑傲高考考场!

  二、 语文科必须抓住的核心内容

  高考只有短短40多天了,在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中,面面俱到地复习,无疑于大海捞针,得不偿失。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名著中押住某篇高考文章,也不太现实,我认为目前语文学习的核心在于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具体体现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语言建构与运用指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增进语文知识积累,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文字。知识的积累是答题的基础。必背篇目、文学知识、文体知识、文言知识、语言知识、逻辑知识,需要建立基本体系、锁定记忆要点,明白必备知识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起点、能力养成的基础。

  譬如,2017年高考“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此题既需要将默写篇目背熟,还需要对文章内容理解,根据要求写出对应的句子。

  文言文的文学常识、翻译,成语的理解及运用等等,都需要大量的积淀。没有知识的积累,理解有如海市蜃楼,难以到达;有了积累,不会具体语境中运用,难免会落入望文生义、生搬硬套之中,离考试目标甚远。

  思维发展与提升指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推进思维机制的发展,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我们推测2018高考语文将扩大文本选取范围。论述类文本将多选用论文和时评,考查逻辑论证和批判推理能力;实用类文本将多选用新闻和报告,考查信息处理和超文本阅读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和“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突出体现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高雅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品位、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高远的文化视野、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这突出体现在对诗歌、散文、小说的鉴赏,如对文段的赏析,对人物的分析,对主题的把握等,更突出表现在学生作文中所蕴含的精神品位、所展示出的阔大胸襟上。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科目中的体现及应对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作为语文重要组成部分的古诗文经典已融入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血脉,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高考语文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素养的考查力度。

  全国卷在古诗文阅读中,既有分析概括、翻译、古诗词鉴赏等传统题型,又有断句、文化素养以及在具体情境中默写名篇名句等新题型。现代文阅读也注意渗透传统文化元素,如全国二卷小说阅读材料《塾师老汪》中对“有朋自远方来”的解释,全国二卷传记阅读中戴安澜借诸葛亮、秦始皇事迹表达壮志的两首《远征》诗等,不仅强调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传承,更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尤能启人心智。更重要的是作文材料的选择,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意义,激活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比如,2017年全国II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从以下方面应对。

  1、进一步熟记和理解经典文章。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都渗透着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从小就能接触本民族最优秀的文明成果,从《三字经》、《千字文》、到《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易经》、《诗经》,从诗词歌赋到经典散文,我们要进一步加以巩固复习。

  2、潜移默化地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在经典传承中,我们要逐渐增强敦厚好学、通达事理、开阔胸襟、健全人格、明理诚信、孝敬父母的意识,养成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和阳光写作态度。

  3、间接将涉及传统文化的热门素材改编成作文,并在作文中化用传统文化内容,使自己的作品靓丽多彩。如雷海为获得《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我们可就“身处泥淖之中,也要仰望星空”立意作文。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能恰到好处地应用诗词、典故、民谣、民俗、警句、谚语,不但能使得文章的观点得以升华,还可以使文章华丽转身,顿生亮丽。

  四、 应对措施及合理性建议

  为了让复习更高效,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经共同商议,制定了以下复习方案:

  (一)狠抓背诵识记内容的落实。早自习的背诵识记内容要进一步精细化与明确化,并在当天白天上课时要有相应内容的检测与抽测。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若是某类语文基础知识或知识要点的识记不过关导致,通过考查同类情况的题目进行巩固强化。

  (二)摸准薄弱点,重点突破学生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可遴选类似或部分类似的题目再进行限时训练,实行同类问题重点突破。又要见缝插针做好作业个别批改与辅导工作,在加强方法指导的同时适当补充经典练习。

  (三)规范答题,提高学生的解题准确率与答题速度。坚持以小题训练与综合性考练相结合的方式,但在题目的内容上,要进一步严格把关,强化审题答题时的陷阱意识、规范意识、迁移意识、采分意识、正面意识,注意质量与效度。课堂教学中的当堂练习或其他所有练习均要限定做答时间,无限时要求的练习均视为无效考练。

  (四) 重视作文训练,坚定不移地办好《澧县一中2018 届高三阅读与写作周报》,尤其是历次大考之后的作文专辑。

  历年高考作文题的命题方向对我们很有借鉴,应该从青年人的精神家园的构建、人性、人文精神、传统美德这几方面去准备,另外要关注社会热点,透过社会热点看社会本质。提升学生作文的深度。本学期作文训练和历次考练作文要全面涵盖各种文体、题材、题型,循序渐进。

  (五) 引导学生注意回归教材,重视课本。

  词语(成语) 运用、文化常识、文言词语、古诗文默写、古诗词鉴赏等都可能与教材有十分直接的联系。

  (六) 引导学生关注时事,了解生活,尽可能地拓宽知识面。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34号     Copyright 2017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湘ICP备15003799号-1